{SiteName}
首页
海林市新闻
海林市地理
海林市经济
海林市特产
海林市环境
海林市历史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王海林,焦昊,陈锦铭等

祝贺《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基于稳定连接的配电网边缘划分方法及应用研究/王海林,焦昊,陈锦铭,郭雅娟.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年第1期,26-32.

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建设,为了应对配电主站所面临的数据接入和计算压力,提出了二级配电网边缘架构,以分布式边缘智能架构缓解主站压力。主要从边缘定义、划分方法、边缘功能描述与交互描述4个方面对所提边缘架构进行介绍。提出电网稳定连接区域概念及其生成方法,并结合南京地区电网实例,说明了以电网稳定连接区域作为边缘划分的合理性。最后,对所提边缘架构在配电网中的实际应用场景进行了设计和展望。

引文信息

王海林,焦昊,陈锦铭,等.基于稳定连接的配电网边缘划分方法及应用研究[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18(1):26-32.

WANGHailin,JIAOHao,CHENJinming,etal.ResearchandApplicationoftheMethodofEdgeDivisionofDistributionNetworkBasedonStableConnection[J].ElectricPower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18(1):26-32.

一、配电网边缘定义

配电网边缘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配电网边缘示意图

1)配电网两级边缘架构。从电压等级来看,配电网包含中压部分和低压部分。低压侧边缘节点主要指承担低压台区、分布式电源等发用电接入配网任务的DTU、TTU、集中器等设备,因此也可称为用户边缘。而中压侧边缘节点则承担区域内配电网及其所属低压边缘节点接入电网的任务,因此也可称为电网边缘。

2)边缘范围界定。通过对配电网结构分析,提出了配电网稳定连接概念,并将配电网稳定连接区域作为电网边缘。如图1所示,为1个配电网的稳定连接区域,可根据配电网静态拓扑生成,满足以下定义:①区域内静态联通;②区域间不直接相连(即不通过10kV线路直接相连);③区域的电源为上一级变电站(//35kV)。

二、配电网边缘描述

1)边缘功能描述。配电网边缘节点主要具备两方面的功能,一是与上级节点的交互功能,二是对边缘节点自身内部区域的自治功能。

2)边缘交互描述。边缘交互的内容主要包括边缘等效负荷、可调节容量、异常信息等。电网与电网边缘交互内容如表1所示。

表1电网与电网边缘交互内容

三、配电网边缘生成方法

根据配电网稳定连接概念,结合江苏某地市电网PMS系统实际生产数据,提出了一种实用的边缘生成方法。首先定义了馈线偶概念,将一对通过联络开关相连的馈线称为一对馈线偶。具体算法流程如图2所示。

图2配电网边缘生成算法流程

四、配电网边缘应用展望

1)配电网故障定位与区域自愈应用。配电网发生故障后,需要及时准确找出故障点并制定有效措施消除故障,但故障相关信息如故障录波等文件的传输往往会造成较大通信压力,采用本文所提边缘架构可在边缘侧有效处理信息,达到故障定位、隔离,恢复供电的目的。

2)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管理。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是一个复杂优化问题,整个配电网内充电桩数量、控制变量数和约束条件数目庞大,由主站实施统筹优化对主站计算压力很大。依据本文所提边缘架构,通过边云协同,可满足电动汽车充放电的分布协同式控制。

作者介绍

王海林(),男,高级工程师,江苏省电力公司副总工程师,从事信息化架构及软件架构、电力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信息化ICT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焦昊(),男,工程师,从事智能配用电、电力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陈锦铭(),男,高级工程师,从事配电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应用研发工作;

郭雅娟(),女,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从事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技术研究及信息系统开发工作。

声明

本文为原创作品,所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编辑部所有,根据国家版权局最新规定,纸媒、网站、微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linzx.com/hlsdl/11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