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驻站记者刘守辉图/驻站记者赵玉刚
她,20余载忠诚林区教育事业,像春蚕吐丝般执著,开创了良好的教学模式和育人环境;她,以校为家,育满园桃李,托起林区明天的太阳;她,是黑龙江省特级教师、黑龙江省模范教师、黑龙江省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海林市人大代表;她,在年大海林林业局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暨巾帼建功颁奖庆典上被授予“巾帼建功标兵之教书育人奖”,她就是大海林林业局第四中学校长史月香。
抓住林业局改善办学条件的有利契机,史月香积极争取政策,建综合大楼,设置公寓式宿舍,建功能教室:图书阅览室、体育训练室、舞蹈排练室、大型会议室、各种实验室无一不齐全;重新建东西两个塑胶广场,使之成为森工最美校园。增设体育设施:排球设备、乒乓球案子、羽毛球网球场地、塑胶跑道无一不具备。添置电子白板设备提升了办学档次,资源共享,让林区的教育和大城市的名校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用理念聚拢人心,用制度约束人心,用人格魅力凝聚人心。两校合并,但人心难聚。史月香制校规,约束人心,开校会,聚拢人心,“同课同构”让风格各异的教师共同研究,融合人心。“宽而有度”“和而不同”,俯身倾听各种不同的声音。正能量者,给予推广、落实,让他们有成就感;负能量者,交流探讨,转变其思想。在史月香的引领下,“和而不同”已成为教师之间相处的准则,备课时各抒已见,取长补短,老、中、青教师互敬互爱;评课时实事求是,科学客观;开展各项活动时,大家积极出谋划策,各司其责从不推诿。
没有文化的学校,是没有灵魂的学校,学校的发展必须根植民族文化,发展自己的特色,因此史月香以国学为本,建书香校园,办特色学校、“儒雅学校”,重新修订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校训、教风、学风、学校的远近期发展规划。让每个孩子从“仁、义、礼、智、信”上得到做人、做事的启示,使每个走出四中的孩子都成为特点鲜明、举止文雅的一代新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园区文化凸显“和、雅、温、润”的特点,教学区文化突出传统熏陶、名人激励、格言点拨、领导关怀、校园生活展示、足球文化宣传、班级面貌展示等,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做到各有侧重;生活区文化突出爱护环境设施、举止文明优雅、尊重他人劳动、营造温馨幸福等。各个区域的文化,相辅相成,打造出整体的儒雅厚重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发挥出育人功效。
史月香认为根植于学校实际的改革如河流的主流,其它地方的经验再好只能是支流,是对自己的方法的补充和完善,没有主流,那是滥觞之水,会泛滥成灾;不接纳支流,就不会成就浩瀚的气势,就没有生命力。因此她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探究,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无论是“同课同构”还是“同课异构”,无论是“导学案”还是“3+4+2”的有效课堂模式,无不是立足本校,博采众长所形成的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翻开第四中学近几年的校史,第四中学走过的脚步清晰可见:年,联合国组织、国家林业局领导、省和森工总局各级领导及部门、各兄弟学校等前来参观访问、考察指导。年高考,文科与理科平均成绩排名省森工总局第一名。年,成功承办了“黑龙江省森工系统第一届校园足球邀请赛”。年校速滑队代表森工总局参加黑龙江省首届学生冬季运动会速度滑冰比赛,获得高中组团体追逐赛冠军;黑龙江省森工系统第八届中学生暨第六届院校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
面对未来,史月香自信从容:“今年,我们依然走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要继续传承民族文化精神,以此为魂,为我们师生成长搭台,为学校的持续发展铺路,雅身正姿态,崇文尚德,知行合一,把我们的学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赢得未来的儒雅学校。”
脚下的长征已到终点,心中的长征仍在路上。史月香用如歌岁月孜孜以求,在教坛留香的长征路上书写新的传奇。
编辑:王鹤
审核:张芳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