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海林市新闻
海林市地理
海林市经济
海林市特产
海林市环境
海林市历史

魏声龢一代报人有史笔

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61223/5153159.html
明朝崇祯十七年()春,李自成攻破北京,史称“甲申之变”。城破时,十二岁的皇四子朱慈焕逃亡,最后流落山东汶上、东平、饶阳,改为张姓,取名同观,在当地人张岱霖、李方远等处教书。李方远曾为饶阳知县,与张岱霖是旧识,从那里得遇朱慈焕。但当时只知姓张,号潜斋,乃浙中名士。看其“丰标秀整,谈笑风生”,工手谈(棋艺),精音律,写作兼优,学问渊博,确有名士风采,于是聘请这位张先生到家里做了西席(教师)。直到被官军戴上枷锁,他才知这张先生乃皇子朱慈焕。康熙四十六年(),已经七十五岁的朱慈焕被杀,受此案牵连的李方远等一百余人分别被流放东北的宁古塔(黑龙江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卜魁(齐齐哈尔)、伯都讷(吉林省松原市)三处地方。李方远的流放地是伯都讷。在流放地,李方远写下了《张先生传》,记述了朱慈焕的流亡生活。“张先生”即朱慈焕,在后来的口传中,本为四子的他竟成了三子。辛亥年()冬,清帝逊位。在《吉长日报》担任撰述(记者)的魏声龢在伯都讷一带搜求吉林史料时,意外从友人傅君处得到这部《张先生传》。朱三太子案是清代重大悬疑案件之一,一直为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linzx.com/hlsjj/11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