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渡自成立以来踏足房地产行业31年,跨越了行业的多个周期,历经了不少风雨彩虹,作为东渡的掌舵人,李海林董事长也经历了行业31年的跌宕起伏。31年来是什么支撑着东渡一路走到现在,在行业风云变幻之际,东渡要何去何从?为此,我们专访了李海林董事长,细听他对东渡过去和未来的思考。
01
作为一家拥有三十年开发经验的老牌房地产开发企业,东渡多年来坚持的是什么?
董事长:东渡自创立之始就致力于成为一家百年企业,无论目前面对怎样的艰苦状况,未来面对怎样的艰巨挑战,东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每位员工需要把能力和潜在力展现出来,公司需要把所有的能力提升为爆发力并呈现给市场,最终成为一家不仅被市场认可,同时也会被同行和员工认可的优秀企业。从中,我们一定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不断赋予企业人文色彩的底蕴。
02
深耕房地产行业近三十年,您认为东渡发展至今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董事长:东渡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新”,以创新的观念和思维提升公司的价值,根据市场变化不断创新求变,三十年来为东渡带来发展的正是这种对“创新”的执着。创新是引领改革和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培养成长一流企业的必走之路。从创业之初尝试青年人居,打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青年人居”项目,为无数有梦想、敢拼搏的年轻人筑起了一个安身的“家”;到较早试水国内不良资产处置和经营,收购被市场低估的物业,以新的概念将之重新打造并推向市场;再到现在全面探索国际化美好生活方式,将业务聚焦到美好生活、社区运营,从短期开发转到长期持有的运营服务中。我始终铭记,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东渡每一阶段的转型和发展都是基于对新市场判断下的机会,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03
三十年间,您觉得特别骄傲的事情和遗憾的事情是什么?
董事长:让我最骄傲的是东渡已经走过了三十一个年头,在这段时间里房地产市场起起伏伏,疾如旋踵,很多房地产公司都已经悄然而逝,最终淹没在了时代的滚滚洪流中,但是东渡承受住了市场的反反复复的考验,不仅顽强的生存下来,它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而继续向前发展。但是,成长的七彩路上有欢欣和骄傲,也有挫折和遗憾。说遗憾,比如我们建立了青年人居的概念,成为青年人居的倡导者,但是没有作为持续的领跑者,导致后来被很多房企追赶甚至超越,这一点值得我们反思。
▲东渡青年人居系列
▲东渡嘉庭系列综合体
04
您如何看待全国房地产市场现状及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
董事长:众所周知,人口是房地产销售市场与住房租赁市场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并间接决定住房需求。从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上来说,全国90%的人都有房,如果不考虑农村宅基地和一人多套,实际上只有50-60%的人有房,房地产市场在5-10年内还是会有比较好的发展,这次契税交易新规出台也只是让交易成本上升。预计未来房产税实施后房屋的持有成本显著上升,市场将加速步入存量市场,未来房地产90%的市场是存量市场,10%的市场是增量市场。存量市场仍有着巨大的机遇,存量经济下我们有望受益,因此需要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并建立品牌和口碑并获得消费者和投资者的青睐。
05
未来我们要重点布局发展的业务是什么?
董事长:房地产行业如果不能和其它产业形成友好融合,是很难破局的,将依旧是原来的态势。开发商只是业主一生中的住宿提供者,而服务商则是业主在选择之后人生的全程参与者,因此东渡创新式的整合房地产开发与服务,塑造“国际化美好生活服务商”,从购房开始开启与业主之间的深度密切交往,渗透到业主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对客户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所有这些东西整合起来就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精神的躯体,而地产业务是我们的造血系统,现阶段我们仍要用八九成的精力盘活造血系统。如果地产能做到3年亿,获得的利可以和所有员工共同分享,同时可以支持主业和副业的发展,各项业务齐头并进,整个躯体才会健康有活力。
06
您说要把集团这些年发展起来的业务整合到国际美好生活方式上,并反哺住宅开发业务,可以详细说明下吗?
董事长:目前很多房企在做批量复制的快周转,这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房地产行业将会进入个性化发展的时代,将国际化、个性化的美好生活方式整合到房地产上,整合到社区中,为全中国3-4亿的中产阶级家庭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又将是东渡一次意义非凡的创举。如果用我们的价值观来解读国际化美好生活方式,“创新”是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升级,“精致”体现在每一个产品和服务的细节上,“卓越”是在精致的基础上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完美,“服务”是产品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07
东渡的投资未来布局哪里、如何布局?
董事长: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的房地产开发将会迎来新一轮的机遇,因此我们的投资仍聚焦在长三角地区。未来每一块新拿的地块和项目我都会亲自把关,拿对、拿准每一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