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INTRODUCTION
规划课程,就是规划人生。“课程”与“团队”始终是杭州市春晖小学教育集团办学的两个重要抓手,是不可或缺的集团发展的两个重要引擎。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管理团队课程建设能力,4月15日上午,杭州市春晖小学教育集团第二期火箭军论坛,再次邀请到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校长李海林教授,做了主题为《学校管理的平台思维》的学术讲座,杭州市春晖小学教育集团全体行政、课程部和学科主管,集团友好结对学校龙游县下宅小学教师,田冰冰校长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培训。
火箭军论坛,是春晖小学教育集团教师教育课程中重要的新建品牌项目,用以支撑集团化发展过程中对管理干部分层分类的学习培训。正如集团田冰冰校长所说,以研促管,是春晖集团化办学过程中重要的成长路径。学术型团队的建设,首要是让学习和研究成为工作的常态。让我们共同回顾此次课程讲座现场,并期待下一次的精彩。
专家介绍
专家介绍:李海林,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浦东新区第三、四、五届人大代表,致公党浦东新区陆家嘴总支主委。出版《言语教学论》《语文课程论稿》《语文教育科研十讲》《李海林讲语文》《美国中小学课堂观察》《数字化课堂教学诊断》等专著,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市级课题,曾获多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
主题讲座
李海林教授提出,作为学校的管理层,需要思考和制定学校的课程体系、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方案和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学校的课程体系到底是什么。课程体系不是简单的课程罗列,而是一个结构性、主题性的功能体。通过不同类别的课程组合,在不同学习领域上培养学生的各类核心素养,从而实现学校整体的育人目标。管理者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老师们才会有明确的工作方向。
其次,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过程中,学校管理层需要提供课程建设的资源,对教材进行优化,开发校本化作业,以及制定学生和教师的评价标准等。只有明确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方案,老师们才会有资源可用、有标准可依、有路径可走。
最后,李教授提出校本课程建设的“九八八”工作模式,即研究好九个问题、学校要抓好八大管理环节和教师要抓好八个要素。细致地讲解了从校本课程开发前的准备到实施再到评价的各个环节中,学校和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操作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项。校本课程建设工作模式,提纲挈领地展现了李校长课程管理的思路图谱,给到了春晖课程管理团队很多启发和思考。
对话课程管理,研究课程管理,是学校课程建设团队共同成长的过程。此次培训,我们聚焦课程管理的定位,审视春晖小学教育集团课程建设的新的发展点和发发扬点,谋求新的成长空间。
写稿
焦航
编辑
王懿雯
审核
田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