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是最小的社会组织架构,发展变化最能体现凉山发展轨迹。
70年来,凉山村庄经历了从奴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跨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历史时期。各个时期,有着不同的时代特色和发展亮点。
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凉山村庄随着时代前进,发生着翻天覆地变化。
70年,村里的人和事在变化,一直朝着幸福奔跑。
现在请和小编一同走进龙泉村,听听他们的故事。
——幸福乡村——
盛夏时节,久负“中国核桃之乡”美誉的会理市益门镇龙泉村里一片翠绿,房前屋后的核桃林里果实累累,密密麻麻的核桃树上枝叶交叠、随风摇曳。
龙泉村。
站在树下,灿烂的阳光从树叶的细缝里洒下,潺潺的溪水从脚下流过,让人格外惬意清凉。
龙泉村背靠省级风景名胜区、省十大最美杜鹃花观赏地之一的龙肘山,自然、气候条件优越,冬暖夏凉、生态宜居,全村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是四川省生态示范村、核桃现代林(草)业培育园区,凉山州乡村振兴示范村和核桃现代林业产业园区,也是会理市重点打造的乡村旅游示范村。
近年来,村“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立足核桃产业优势,抢抓发展机遇,按照打造“大产业”、培育“新主体”、发展“新动力”的总体思路,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全力打造集生态种养、特色民宿、电商服务、乡村自驾游为一体的农村观光旅游项目,力争创建生态旅游精品村寨,实现生态种养、加工和旅游的有机融合,持续促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做大做强传统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龙肘山脚下的龙泉村,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烤烟、核桃、冬季马铃薯、畜牧养殖都是当地的传统支柱产业,无论在脱贫攻坚,还是在乡村振兴中都有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龙泉村的烤烟产业。
近几年来,龙泉村按照会理市委、市政府的战略规划部署,致力经济提质增效,依托村集体经济发展、城乡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有利契机以及现有的农林自然资源、核桃产业优势,积极争取各项资金支持,制定实施“1+X”产业发展规划,聚力发展烤烟、冬季马铃薯、畜牧养殖等传统产业,连年升级打造核桃产业园,走出了一条“种植+养殖+乡村休闲旅游”等多产融合发展的新型农村发展新路子。
龙泉村冬洋芋。
据该村党委书记何海林介绍,年,龙泉村共种植核桃亩,年产值达万元;种植优质烤烟亩,年产值达万元;种植良种马铃薯余亩,年产值达万元。培育适度规模生猪养殖户11户,建成标准化猪场(舍)平方米,年出栏生猪达头以上,产值在余万元。同时,大力培育发展肉牛羊适度规模养殖户,为畜产品保供、“菜篮子”民生工程打下坚实基础。年,全村农业总产值万元,年人均纯收入达2.37万元。
发展壮大新兴产业 不断延伸产业链
立足核桃优势特色产业,龙泉村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实施的发展机遇,积极引进、筛选、推广名特新优核桃品种,加大核桃种植技术培训,做好核桃产品初精深加工,并成立7个核桃专业合作社,统购统销,接续发力做优做强以核桃产业及其延伸产业链为主导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
年,龙泉村建成占地平方米的电商服务中心,以“大扶贫、大数据”战略为引领,建立农村电商服务站,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全村余户农户发展电商。年,在核桃销售旺季,通过电商平台,龙泉村每天可以稳定发货50单左右,不少村民还做起了直播带货。
同时,龙泉村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大力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促营销,发展以康养民宿、核桃主题公园及餐饮服务等为主体的新兴产业,积极构建“党建+村集体+公司+农户”的多元共创经济联合体,在完善“公司(园区)+农户”,扶持带动小农户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构建“农户+园区”“农户十公司”等产业化联合体,全力打造集农业、观光、康养、度假、闲游、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康养休闲度假基地,建好核桃现代林业产业园。
龙泉村景区。
目前,产业园区已建成包括观光旅游核桃文化广场(游客接待中心)、康养民宿区、观光农业体验园区(四级花卉、五彩梯田)、亲子互动捕鱼区(摸鱼池、垂钓鱼塘)、多功能餐饮区、产业观光步道等休闲项目,实现了以点为核心布局新业态,以线串点构建游览网络,最终形成点线面总体布局,将资源优势、要素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市场优势和竞争优势,力争把龙泉村建设成为生态旅游精品村寨,实现生态种养、加工与旅游的有机融合。
据益门镇负责人介绍,龙泉村核桃现代林业产业园区还将融入龙肘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纳入龙肘山旅游规划,通过强基础、补短板,在搞好景区及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为核桃园区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创造条件,与龙肘山一同打造国家4A级景区。
未来,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理念下,龙泉村将加大园区、景区两区建设,融合度假、研学、农业三大核心关联产业,逐步建设完善现代农业展示区、生态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加工区、农业花卉科普示范基地、核桃产业培训学校、现代农林业康养旅游休闲度假区、传统农耕文化体验区、观光餐饮区,实现农文旅结合,通过“业态引人、产业留人”,构建安居乐业、主客共享的产业环境,让大美龙泉成为“春能赏花、夏能避暑、秋能摘果、冬有暖阳”的四季循环精品旅游康养地,持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会理天府旅游名县(市)建设添砖加瓦。(文/图彭敏)
编辑:雷庆
责编:曹澜
来源:凉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