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政协专题协商议政会上的发言
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自年4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医药食品、新能源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作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主阵地、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甘肃省关于推进全省国家级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要求,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统揽,以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为核心,以“产城融合”发展为依托,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中心,着力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实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总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一、坚持规划引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运行
依托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明确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坚持不懈发展实体经济。“十四五”时期,根据省、市对天水经开区的总体部署,优化产业布局,实施错位发展,开放合作与内生发展相结合,推动产业集聚化发展,推进天水经开区与周边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以“拓展空间、提升产业、协调发展、做大做强”为原则,重点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三阳高新技术产业园,聚焦“新基建”领域,围绕产业链补链延链,产学研深度融合,依托华天科技、天光半导体、华洋电子等骨干企业,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引进行业细分领域做强企业,全力打造百亿级半导体产业园;依托东旭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打造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长城电工、电传所、电科院等龙头企业,引进电工电器产业链条中缺失和薄弱环节的优质企业,培育壮大电工电器产业集群;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建设成为全市高端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核心区、开放合作先行区。
二、优化招商举措,以项目促发展
抓招商引资不放松,强化产业链招商,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招大商、大招商,紧盯国内外强企业和有意向在西部地区投资设厂的企业,着力引进符合行业准入条件、技术含量高、关联度大、具有引领性、突破性和战略性的企业集团。收集延链、补链、强链等工业领域动态信息,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明确招商地图,制定招商计划。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思路,将产业链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的定向招商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着力点,依托经开区电子信息、电工电器、高端装备制造、医药食品、装配式建筑、新材料等优势主导产业,重点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和横向关联环节进行招商,谋划一批招引投资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的重大项目。建立区域利益补偿机制,合理布局产业和招商项目,避免区域之间招商引资同质化竞争和恶性竞争。严格项目论证评审,建立完善专家评审机制,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严把招商引资项目质量。各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提高项目推进效率,确保招商项目落地。加强项目资金、土地、人力等要素保障。优化项目跟踪服务,严格执行重大项目领导包抓、“项目管家”服务、重大项目“一事一议”、重点企业“一企一策”等跟踪推进机制,全面推行项目代办服务模式,专人专班盯紧督办重大项目,提供“全程式、跟踪式、保姆式”服务。
三、强化政策支持,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制定出台天水经开区《招商引资优惠办法(试行)》、《总部经济企业发展计划》、《扶持外经贸工作发展措施》、《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型特色载体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特色细分产业,同步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在高端装备制造业,依托星火机床等优势企业,着力发展数控机床成套装备;依托海林等优势企业,深入推进轴承高端精密化、柔性化、专业化;围绕物流装备市场存量调整和装备更新的现代化物流发展需求,加强物流核心技术和装备研发,推动关键技术装备产业化;围绕数控机床、机器人、电工电器等重点领域高端发展以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重攻克智能制造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解决终端行业迫切需求。在生物医药产业,围绕天水可种植大宗道地中药材资源优势和经开区现有中成药制造基础,聚焦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新型中药制剂等细分领域,做大做强中药工业,协同发展医疗器械制造。在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新型显示材料、智能终端用玻璃等光电信息材料,中硼硅玻璃等无机非金属材料,石墨烯等相关材料研发与制造。聚焦农业资源、建筑节能、环保领域,发展壮大绿色健康食品加工、绿色建材及装配式建筑业。以改善环境质量、发展循环经济为目标,发展垃圾焚烧发电及生物质燃料业。全面提升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资料图)
四、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天水经开区作为甘肃省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也是唯一一家获批的经开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价值链部署创新链,改善要素禀赋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技术、管理、体制和模式等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形成以创新为引领支撑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模式。通过招商引资、政策引导、项目扶持、金融财税支持,拓展存量、提高增量,培育壮大各类科技创新主体。通过提高产业基础研究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项目科技攻关能力,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强化技术创新导向机制,优化协同创新发展机制,挖掘发挥天水市智力资源优势,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土地、人才政策等方面提供支持,打造从基础研究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全链条、贯通式区域创新平台,有效提高科技创新供给能力。针对天水经开区工业产业发展的创新需求,特别是主导产业科技攻关重点方向,积极争取省市级科技专项资金和产业直投基金等,组织开展重大项目攻关和重大产品开发,推动智能电子元器件、数控机床、智能物流装备、新型建筑材料、医药食品等向产业链的中高端发展。
五、加强区域合作,优化营商环境
紧抓国家推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政策引导,充分发挥省市有关部门的帮扶作用,转变单打独斗的发展理念,强化区域经济合作共赢。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建立辐射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等国内产业梯度转出区域的联系网络。紧抓天津对口帮扶机遇,大力引进天津企业、资本等投资项目。加快推进向南开放,进一步加大成渝、陕西等邻近地区的招商引资力度,巩固深化与广东等地有关商会企业的合作。继续加大“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程序,落实“承诺制”实行区域评估,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园区产业化、园区专业化,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转、引、补”三管齐下,加快经开区“扩区增容”,完善“一区多园”格局,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加强与先进地区合作,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园中园”“飞地经济”“总部经济”,促进要素汇集、资源共享,实现互利共赢。
爱天水报道(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标题:《市政协专题协商议政发言专题
天水经开区管委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坚守全市工业经济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