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于年1月20日因病医治无效于上海逝世,享年67岁。
父亲待人非常宽和,特别能够体谅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父亲心地善良,永远乐于帮助他人。父亲做事认真,遇到疑惑会反复琢磨。他的内心容易满足,对物质生活几乎没什么要求,也从来不会对我提出什么物质要求。父亲不喜欢与人争执,虽然经历了各种生活的磨难,他成功坚守了自己内心的善良与纯真,是朋友当中可以信任的人。
他细心的记下了所有亲人们的生日日期,每到亲人生日的时候,无论身处天南海北、顺境逆境,父亲总是第一个在群里发出生日祝福。
父亲初中毕业后经历了上山下乡,在林场工作了一段时间,而后招工进入银行,在海林地区长期从事基层金融工作。虽然没有接受到规范的学校教育,父亲竟然通过自学熟练掌握了二胡、口琴演奏,学会了修理电器。即使六十岁以后,仍能修理LED灯这样的新式电器,让我敬佩不已。上世纪90年代,他和他的同事们在制度供给不完善的条件下,通过创新小微金融、服务三农、精准扶贫,为长汀、旧街等乡镇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扎实而卓有成效的工作[1]。进入新世纪以来,父亲离开金融体系,在四十多岁的年纪,开始了职业转型的艰难探索,那时我刚刚进入大学,竟没能深切体会到父亲面对生活巨变所面对的压力,我只是看到父亲不曾停下他探索的脚步,没有抱怨、也没有消沉。他闯荡多个地方,靠坚强的毅力自学使用电脑、自学财务软件,终于在他五十岁的年纪,成为了企业财务领域的专家,即使在父亲退休之后,仍从事企业财务工作,得到老板和同事的认可和爱戴。当我年届四十岁的时候,当我面临生活捉弄的时候,我能够从父亲的经历中汲取到强大的精神力量:乐观、不放弃、不断学习、坚强自立。父亲从没有总结出高谈阔论,他只是一直背负着生活的重担,坚守住了内心的善良与纯真、不断负重前行,直到生命终点。父亲虽然是众多经历了东北国企改革的普通一员,他用时间和生命书写的精神值得后辈铭记和传承。我希望当我退休后的年纪也能像父亲一样继续从事专业工作,通过不懈的努力建设美好生活、收获尊重与满足。
父亲陪伴我度过了40年,40年如此短暂,往事历历在目。到了永别的时刻,我衷心感谢父亲的陪伴与教导,更要学习父亲的乐观、善良、纯真与坚强。父亲对我没有苛责,也从没有嫌弃我不成器。请父亲原谅我曾经的自大和自以为是。
注1,旧街、长汀信用社隶属于海林市信用联社。在上世纪90年代,当地信用社通过在春耕时节驻村蹲点,直接以贷款资金支持农民购买农资,秋收时偿还;在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确权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过与村、大队等基层党组织协作,将信贷资金直接发放给承包耕种集体土地的农民;以上金融创新服务在社会信用体系未完善的条件下使没有财产抵押的农户可以获得低成本的资金帮助,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融资方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