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16日,中国邮政《壬寅年》特种邮票印刷开机仪式在京举行。仪式中公布了《壬寅年》生肖虎邮票图稿,并启动邮票印制,宣告生肖虎年邮票正式投入生产。《壬寅年》特种邮票是中国生肖邮票第四轮中的第七套,设计者为我国著名画家冯大中,其艺术作品中尤以画虎闻名。《壬寅年》延续了第四轮生肖邮票的设计理念,诠释“国”与“家”的概念。邮票一套两枚,第一枚邮票名为“国运昌隆”,描绘了一只气宇轩昂的上山虎形象,矗立远眺、志存高远,传达出国家蒸蒸日上、雄心壮志的含义;第二枚邮票名为“虎蕴吉祥”,描绘了面容温婉的虎妈妈带着两只小虎的温馨场景,寓意儿孙兴旺、家庭美满。
壬寅年即将到来,年、年、年都是生肖虎年,中国邮政都发行了生肖虎票。前2轮生肖虎年邮票发行时,我还生活在林海深处,我亲自乘车到海林威虎山邮电所加盖邮戳、实寄邮品。时光如梭,转眼年即在眼前,期待第4轮虎票的发行。我同时也感到很遗憾,自年8月14日,海林威虎山邮电所就更名为海林“三十五”邮电所,启用了新的“海林三十五”日戳,原作废的威虎山日戳还存放在邮电所,偶有远方寄来求戳的信件,邮戳于1年后收缴,期盼年虎票发行会使用黑龙江海林威虎山(临)邮戳,来满足集藏爱好者的需求。
时光荏苒,壬寅将至,再让我回忆起35年前和23年前,我前往海林威虎山邮电所加盖邮戳、办理实寄业务的情景:
威虎山地处黑龙江省海林市境内,在海林市东58公里,是长白山余脉张广才岭东麓的一个小山,海拔公尺。解放前,曾有小股土匪在此盘踞,并借山洞构筑一些“工事”藏身。这山本无名,小说《林海雪原》将其称为威虎山。此后,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的上演,使威虎山的名字传遍祖国大地并走出了国门。
黑龙江省海林市海林镇海林林业局三十五林场地处威虎山下。20世纪50年代省市邮管局为方便林区居民用邮,在此建立了邮电所,因为此地无名,故取名“东风”邮电所,并刻制了邮戳。在交通不便,物资食品匮乏的年代,人民邮政把林区土特产品寄出去,把外省市的衣物食品邮进来,大大改善了林区居民的生活,并把林区内外的人民通信相互寄送,成为林区人民了解外界的一个窗口。东风邮电所在海林邮政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笔。
年,东风邮电所更名为“威虎山邮电所”,从此,“威虎山”就镌刻在邮政日戳上。
笔者生长在具有中国雪原之美誉的海林雪原中,距海林市威虎山邮电所有公里,从小受父亲的启蒙和集邮前辈的指点,致力于极限集邮。
由于收集极限明信片的机缘,曾多次前往威虎山邮电所要求盖戳。由于交通不便,从我家去威虎山邮电所加盖邮戳要乘车走2个多小时的路途。当时的邮电所只有一二名邮电工人和一把钢戳;现在的邮电所也不过三四人、二三把钢戳而已,营业规模不大。
年、年两次生肖虎票的发行,笔者前往加盖邮戳。因路途较远,又是隆冬时节,雪原寒风似刀,一路颠簸走到邮电所已筋疲力尽,集邮有苦有乐,乐的是看到威虎山邮电所工作人员吃苦耐劳,为邮政用户和集邮者服务的精神。难忘的是年1月5日,第二轮生肖虎发行之日,笔者再次来到“威虎山”邮电所求戳,当时见到的只有2人,一人是邮电所所长,一名是邮政营业员工,十几平米的营业场所温暖如春,我说明了来意,局长热情接待了我,他说起从新年开始,有多名外地的邮友寄钱寄信,要求在虎票上加盖“威虎山”邮戳,因为邮电所地处边远山区,1月5日无生肖虎票,他们只有买好了普通邮票,加盖好了“威虎山”邮戳,给远方的邮友寄去。我一边听他讲加盖“威虎山”邮戳的事情,一边看着营业员正在处理集邮者的来信,那股热情和认真劲儿令我感动。屋内暖烘烘的暖气和邮电职工的盛情,让笔者感到了东北深山老林邮政员工的热情和豪放。来的时候因乘坐冻死人的超龄服役汽车造成的糟糕心情,一下子飞到了九霄云外。
当时使用在“威虎山”邮电所的有1号戳、2号邮戳和3号邮戳。
由于时间已近傍晚,加之只有一名业务员,为了赶时间尽快完成加盖邮戳和寄发信件,营业员和邮局局长开始按照我的要求,帮我盖起邮戳来。每盖一枚,蘸一次油墨,而且用力摁下,确保销戳清晰。后来,经过所长的同意,我自己也明信片上盖起邮戳来。我们就是用这两枚戳为天南海北的邮友加盖了数百枚明信片、戳卡和纪念封。经过我们三个人一个小时的忙碌,终于完成了邮友托付的任务。此时天色已黑,天空中仍飘着雪花。我告别了邮局同志,急忙去路边等候最后的一趟回城车。
今天,威虎山邮戳虽已停用,但我每每看到一枚枚清晰的“威虎山”邮戳时,我都会由衷的感谢工作在边远山区的邮电职工,他们不畏劳苦,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记在我心中。
交流集邮知识,
传播集邮内涵,
宣传集邮文化,
分享集邮快乐。
畅谈集藏心得,
邮话生肖天下,
培养品赏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