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河北省武安市的乡村走访,发现各个乡村周边,已经不见了昔日“脏乱差”的垃圾填埋坑。各村镇的街道上整洁干净,见不到纸屑、烟头,乡村环境明显改善了。这得益于武安市正在推行的生活垃圾城乡统筹一体化处理的新模式。
“经济上来了,环境跟不上”
武安市是隶属于河北省邯郸市的县级市,位于河北省南部。武安的经济总量在河北省名列前茅,并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行列,钢铁、水泥等重工业发展迅速。县域经济的高速发展让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长,武安人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然而,“经济上来了,农村环境却跟不上。”武安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农工委书记李树明告诉记者,许多村民搬进了楼房,住进了小区,但村里环境并没有改善,“垃圾随手扔,污水随地流”,许多乡村被生活垃圾包围,村民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危害。
资料显示,武安市年的城乡垃圾总量达到36万吨,其中农村生活垃圾量占全市生活垃圾总量的三分之二,并且增长迅速。“广袤的农村还不具备城市的垃圾集中处理系统,如何让农民也享受到更加优美整洁的居住环境,既是中央对农村工作的要求,也是武安市委市政府近些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李树明说。
“农村环境要表里如一,不能只是房子看起来光鲜亮丽,居住环境却一团糟。里子和面子都要干净。”在李树明看来,建设美丽乡村是要让农村环境由外及内彻底改变。
垃圾循环利用,走上无害化之路
在武安市午汲镇新峰水泥公司的循环处理园区,工作人员正在操作机器,将分拣后的生活垃圾投入传送带。每天会有几十辆垃圾压缩车将全市22个乡镇、个乡村的生活垃圾运送到这里,进行循环利用。从年10月起,全市生活垃圾在这里走上无害化之路。
新峰水泥公司总经理田海林告诉记者,武安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项目的核心处理技术来源于一项科研项目。年,由清华大学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温宗国团队牵头,新峰水泥公司、成都建材工业设计研究院以及北京科技大学联合参与,四方共同申报了名为“跨行业废弃物水泥窑协同利用的垃圾处理技术”的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经过4年的技术攻关后,年10月该项目进入应用示范阶段,开启武安市生活垃圾的循环利用无害化之路。
新峰水泥公司副总经理李俊伟介绍,水泥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分为两大步,筛选和封闭化高温焚烧。其中筛选过程是在新峰水泥公司园区附近的预处理车间进行,与之一墙相隔的是年投入使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
所有运送至预处理车间的生活垃圾由传送带进行两轮分拣、粉碎、压缩,最后成为较轻的筛上物和较重的筛下物。李俊伟介绍,筛上物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塑料、纸片等,筛下物主要是石子、沙粒等。筛上物和筛下物会被运送到该公司的旋转窑中进行封闭化高温焚烧。田海林介绍,过去对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的最大隐患是会产生剧毒物质二英。而旋转窑中的温度可达至摄氏度,会破坏二英分子结构中的苯环,使其不可再生。此外,窑中的碱性环境也可吸收焚烧气体中的大量酸性气体,避免有毒有害气体排入室外大气中,真正实现垃圾处理的无害化。
经过焚烧之后,筛上物会成为制作水泥的燃料,筛下物则直接作为制作水泥的原料。田海林将处理过程形容为“吃干榨尽”,生活垃圾融入了工业生产环节,既为企业提供了廉价的原料,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又最大限度发挥了农村垃圾的价值,真正实现了循环利用。
全链条收储运,村镇城区一体化
对生活垃圾的分拣和旋转窑焚烧处理技术,是武安生活垃圾城乡统筹一体化收运处置项目的最后环节。相比于技术层面的攻坚克难,前期对生活垃圾的收运处理也是一大难题。武安市农工委农村垃圾处理项目负责人高献民向记者展示了“城乡一体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