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海林市新闻
海林市地理
海林市经济
海林市特产
海林市环境
海林市历史

驻马店市上蔡县69岁老党员朱广荣的三心

6月24日上午,上蔡县小岳寺乡朱寨村69岁老党员朱广荣的家里突然热闹起来,乡党委书记孙广周一行不仅为他送来了“优秀共产党员”荣誉证书,还给他送来了慰问品,感谢他数十年来对乡村工作的支持,感谢他在疫情防控期间为朱寨村所作的巨大牺牲,也鼓励他早日战胜病魔回到为人民服务的党组织生活中来。

守初心疫情不退不撤岗

与常海林、常捞、朱排山、朱广前4名老党员一样,作为已经入党47年的老党员,朱广荣春节期间就冲到了朱寨村的疫情防控一线,他们值守的卡点位于小岳寺、西洪、华陂等多个乡镇的20多个行政村的交通要道。

白天,为了阻止相互串亲戚引起的不必要交叉感染,他们苦口婆心地劝退一波又一波人,他邻居家春节前新婚的闺女想回娘家,也被拦了回去。有人偷偷地绕过大路小道,直接穿过麦田往村里走,他们就也穿过麦田去拦截,每次拦截成功后,他们都又累又气得快要喘不过气来。

夜晚,5个人穿着棉大衣戴着围脖值守到凌晨左右,实在冷得受不了,就来回走动跺跺脚。有人开着车硬闯岗,有人拿香烟“贿赂”他们,有人提醒他们年龄大了当个“老好人”算了,都被他们顶了回去。“我们守的不是一般的岗,我们守的是朱寨村几千口人的性命,大意不得啊!”

农历正月十二,朱广荣大便时开始出现血丝,越往后便血量越大,而且每天大便的次数还越来越多。朱广荣没有给其他人说,更没有给儿女们说,生怕影响了自己站岗和儿女们的工作生活。他每天咬着牙坚持正常值班,每晚值班结束躺到床上,都感觉身体已经被掏空,真不敢肯定自己明天还能起来,但是到了第二天,他还是一大早地出现在了卡点。

农历3月初,疫情防控形势明显好转,来走亲戚的女儿发现,他一个上午去了好几次厕所,而且大便带血,就怀疑他得了大病,医院去诊断。朱广荣给女儿说,疫情没有结束,自己不能“临阵脱逃”,自己要坚持到最后。直到乡里宣布可以撤岗了,朱广荣所在的卡点还又自主延长了一天。

强信心早日回到组织中

在女儿的强烈要求下,朱广荣先后随女婿到漯河、郑州诊断,结果都是大肠癌,偷偷听到医生给女婿宣布病情的朱广荣表面上坦然接受,私下里还是哭了两回。他怕给儿女增加经济负担,怕自己早早离世见不到下辈人,也怕自己再没有精力给村里帮忙、给群众办点实事了。

儿女们劝他,一定要振作起来,家里有钱没钱也要看病,考虑明白的他主动配合治疗,定期到郑州化疗,又反过来劝儿女们不要有心理压力,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工作上。他说自己现在生活还能自理,没有必要由儿媳在家天天伺候,这些天他还让儿媳到附近的加工厂打工去了。

“化疗的时候,要多难受有多难受,化疗后回到家里,我感觉特别特别爽快。有空还到村里转转,前段时间听说咱村里招商引资要建大型养殖场,我还主动帮村里做了几家农户的思想工作。”朱广荣相信,哪怕是他的病看不好,接下来的两三年时间里,他还能给村里办点儿事。

聚民心“编外干部”闲不着

年朱广荣参军入伍,在部队7年7个月,他养成了严于律己的好习惯,力所能及为集体做些事情,让他在从众多士兵中脱颖而出,入了党当上了班长。

退役回到家乡后,朱广荣没有在村两委任职,却成了爱管闲事的“编外干部”。谁家有了红白事,他总成为跑前跑后主持仪式的“先生”;邻居们、们、婆媳们生了气吵了架,他又能摆事实讲道理让双方重归于好。只要老百姓有意见有建议,他总是记在心上,逢到村里开党员大会,他就不顾情面地提出来,有时也就不知不觉地得罪了人,但下次开党员会的时候,他又会提出新的意见和建议。

小岳寺乡宣传统战委员李晗威告诉记者,几十年来朱广荣提的意见建议有“几箩筐”,“人家敢说,人家说得有道理,咱当时可能接受不了,后来咱还得佩服人家是出于公心!”

大局意识多多帮忙不添乱

疫情防控期间,离卡点不足米就是村里的一家油条铺,由于家里经济条件还算可以,朱广荣完全能每次花几块钱吃些油条喝些茶水后继续站岗,而不必再走回到家中。再加之,群众捐给村里六、七千块钱用于疫情防控,村里也希望老党员们少跑腿,每人每天可开支10块钱,至少夜晚的时候,不再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回跑了。

朱广荣他们在油条铺吃了两次后再也不去吃了,他们认为这可能给群众造成值班党员“大吃二喝”的印象,这就可能影响全村的疫情防控成果,“有那一口也中,没那一口也行,几根油条就破坏了党群关系,不值得啊!”

“我们5名老党员中,常海林最早开始值班,腿脚不好,需要拄着双拐,他从来没有迟到早退过,还天天轮班回家做一个人的饭吃,你说我还好意思不回家吃饭吗?你说我还好意思请病假去诊断吗?我认为,在人命关天的疫情一级、二级响应期间,我就该那样坚守岗位。”

奉献意识懂得吃亏是好事

几十年来,每天早晨5点左右,朱广荣准时起床,在洗漱完毕之后就到村里村外转一转看一看。路上有了家畜粪便,他就拾回家堆农家肥;坑边的小树给风刮歪了,他就扶直了用棍棒支撑一下;下雨了他主动改水,防止浸泡了房屋路面;下雪的时候,他从他家铲雪铲到学校,他后面总是跟着一排排上学的小学生。

村里修“户户通”,朱广荣率先捐款,邻居不在家生活,也不愿意出资,考虑到有一户的资金缺口,他就自己又出了一份的钱。脱贫攻坚任务重,他主动担任“网格员”,把对几家贫困户的宣传教育任务揽在身上,三天两头往贫困户家里跑,在每家都培养出一个扶贫政策明白人,上级来核查脱贫攻坚成效,朱广荣包的那些户,户户让人满意放心。

“前些天,我儿子给我打电话说父亲节快到了,问我想吃点啥穿点啥,他要从外地给我寄回来。我说啥也不缺,我这一辈子当党员,就习惯吃点亏!老百姓大多通情达理,咱吃点亏,他们就敬重咱,‘人活一口气儿’嘛,我就感觉着这一辈子没白活!”朱广荣说起现在的日子,高兴得哈哈大笑,他认为家里人、村里人和党组织待他都不薄!(郎瑞杰曹耀强宋永亮)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linzx.com/hlsls/15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