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精神,深入推动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积极应对职业倦怠对教师带来的消极影响,倡导教师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心理调适的技能方法,做“四有”好老师,黑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一处、黑龙江省精神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处、黑龙江省教育学院综合教育研培部(德育办)、“黑龙江省‘互联网+’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策略研究”课题组携手黑龙江出版集团东北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打造的龙版网、龙心网,联合举办“践行心理健康,助力生命成长”教师演讲微视频大赛。
下面是李濛老师的演讲视频。
消职业倦怠,做幸福教师
身为教师,立足三尺讲台,轻飘一身白雪,从平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感受着生活,享受着生活。然而却实实在在的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以至于一部分教师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职业幸福感指数不高。
到底什么是幸福?曾经有心理学家做过随机问卷调查,“什么是使人幸福的最重要因素?”结果让我们惊讶——不是金钱、成功、健康,甚至不是美满的爱情、婚姻和家庭。而是以存在的完美为指向,是人身潜能不断展开、创造力不断发挥、朝着自由全面发展的方向展开的一种生活的实在和对未来的憧憬,这就是幸福。幸福是种感受和体验,也是一种实在的生活境遇。
我想我们的教育生涯也是如此:不管教师这个职业的取得是偶然还是必然,是主动还是被动,只要你还在从事它,在作为谋生手段的基础上,就应努力再把它变成事业,寻求价值和理想,寻求到快乐和幸福是人生的必需。
有人说,当老师太没劲了,也确实,人生大部分时间呆在学校里,就捧着几本书教来教去,活得无色无味。但我觉得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职业就应该去感受它的快乐与幸福,并创造幸福,虽然教材不变,但是孩子却是每天都在改变,每一届的学生都不同,都在渐渐的成长,和孩子们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我经常对学生说:“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教师如果能以享受的态度从教,那么他的教育生涯就是幸福的人生,享受教育每一天,幸福生活到永远,每天和朝气蓬勃的孩子在一起,连我自己感觉也是年青的心态。我们教育是“以人教人”的工作,把它当作自己追求的事业。所以在我的班级里面倡导快乐学习,我经常和孩子们一起活动,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平等遵守活动规则,对我自己的身心也是一种锻炼,对学生也是一种人文关怀。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长大,这带给我的也是同样快乐的教学,让我感受到做教育者的幸福。
我们的学校是教师干事业图发展的乐土,对单位应该有一种眷恋,有荣誉感,优越感,成就感,责任感,总之为职业的幸福感。献身职业,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以忘我的精神献身于崇高的职业,这是一个教师的最大幸福。教师的职业意识和责任在职业劳动中的反映,就是个人把献身职业和做出成就看成是自己的职责、使命和责任,把它看成非这样做不可的需要和义务。教师在职业生活中,经常感受到这种责任的存在,并在履行这种责任、使命的同时,不断形成和发展内在的责任感、使命感一并以其献身于职业。全身心的投入到职业劳动和创造中去,才可能是幸福、愉快和有成就的。
既然选择了做教师,就要去提升自己的品位,去完善、充实自己的教师人生。为了祖国的下一代,为了民族的未来,就要勇担责任,就要去感动自己,感动学生,感动社会,就要去体验教育的快乐,感受教育的幸福,就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才是教师的人生的至高境界!这才是教师完美的人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