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1月1日报道,中国通过研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解决了为采用常规动力的型航母配备电磁弹射系统的重大难题,型航母的研制和建造将驶入快车道。
关于这点,相信最近接收央视采访的海军专家尹卓少将的一些表述可能可以作为证明,尹卓将军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中国海军歼-15舰载机在电磁弹射方面已经弹射了很多次了,到现在有几百上千次了。
10月份军报刊登的一篇题为《勇当海军试飞奠基人》的报道在网上引发了热议。这篇报道主要是讲述海军试飞大队首任大队长程海林的事迹,但从字里行间可以推测出我国很可能成功进行了航母舰载机的陆上电磁弹射试验。
而能够让常规动力航母配备电弹设备,最重要的原因还是马伟明少将领导的一个团队开发了一个中压直流输电网,取代了原来以交流电为基础的系统。专家介绍这一创新设计意味着高能耗的武器和弹射系统现在可以配置到传统动力舰艇上。这一技术不仅可以用于飞机弹射,未来还可用于导弹和卫星的发射,甚至可能用于为高速列车提供动力。
美军研发的电磁弹射器由三大主要部件构成,分别是线性同步电动机、盘式交流发电机和大功率数字循环变频器,线性同步电动机是电磁弹射器的主体,而它的雏形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研究的电磁线圈炮。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三十多年过去了,福特级航母才刚刚开始启用电磁弹射器,可见其技术之复杂。
中国在电磁弹射领域的技术已经是世界一流,这方面我们不算弯道超车,虽然起步比美国更晚那么一些时间,但是我们的成绩却实实在在的领先美国不少。
如今我们又能够在常规动力航母上配置电磁弹射技术,这点而言算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技术了,即便是美国恐怕也无法实现,而且这点的突破给军事变革带来了更多的好处。
3月马伟明在接受CCTV采访时称,其综合推进系统技术开发的最终目标是解决舰船部署高能武器的问题。他还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表示,中国的电磁弹射技术比美国在其“福特”号核动力航母上使用的系统更加先进,更加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