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局绘就产业富民绿色新图景
孙莉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对林区的深情厚意和谆谆教诲,时刻在林区职工群众心中回荡。两年来,海林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坚持不懈、辛勤耕耘,一张幸福蓝图绘到底,在生态保护、深化改革、产业发展、民生工程等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加强资源保护与培育,在生态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海林局上下一心、积极作为,紧紧围绕国有林区的发展定位,严控林地资源,始终保持对各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严打高压态势;严肃审批报批,严格履行林地征占用手续;严守生态红线,抓好后备森林资源培育,提高造林、抚育质量和森林覆盖率;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做到领导、组织、责任、措施、装备、队伍“六落实”;创新监察管护机制,全面落实“河长制”,切实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让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
加强林区改革与创新,强企富民开创产业发展新局面。海林局党委、海林局按照总局党委“”产业规划布局,找准定位,谋划好大项目、好项目,重点推进“林头食尾”“林头工尾”工程,加快打造森林生态食品全产业链。规划在青岭子林场新扩建亩“平贝种植示范基地”,研发平贝含片、平贝口服液等系列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继续推进北药平贝立局项目,引入海林绿盛源生物质颗粒有限公司的生物质颗粒加工项目,着力向规模化、产业化、基地化方向迈进;大力发展狐貉等特色养殖,招商海林市天康养殖公司新建狐貉特色养殖基地,预计可引资万元;全面落实30万只森林鸡养殖任务,与旅游结合起来,打造“百鸡宴”品牌。
近年来,海林局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旅游+美丽林场建设”,以旅游为先导,为全面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该局抓住年高铁通车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发展旅游和康养产业,重点打造海林局的窗口单位——横道林业景区,加快美丽林场建设步伐,结合森工大旅游圈规划思路,以红色文化、冰雪文化为主题,完善海林局环形旅游圈,叫响“林海雪原”品牌,更好地融入到大亚布力旅游格局中。
建设美丽林场,打造生态宜居幸福新林区。林区美不美,事关广大林区人的获得感、幸福感,事关实现大美森工的建设目标,事关全面小康的底色与和成色。居民区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实现全覆盖,生活用水问题得到全面解决,群众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说起这几年海林局的变化,居住在棚户区改造标杆项目横道逸飞小区的65岁退休职工潘维兴老人感触颇深:“老来得福,从来没想过自己到老了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楼房,以前住平房,砍柴烧火整天忙忙叨叨,哪有时间享受生活。现在好了,下了楼就是大花园、大广场,生活质量提升太多啦!”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
海林局在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大背景下,统筹谋划抓改革,凝神聚力保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生态环境治理初显成效。棚改小区高楼林立、灯火通明、道路宽阔平坦,户职工家庭告别棚户,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全民健身运动中心”的落成极大方便了职工群众的业余生活;各林场按照“四层一叶一果”的绿化美化工作思路,深入推进生态林场建设,在广大干部职工协同奋战下,海林局累计栽植绿化树6.19万株、灌木13.31万丛,绿篱8.69万延长米、宿根花卉11.5万堆;客土1.2万立方米、清理垃圾车、撤板杖子11万延长米、铺设小区道路12.89万平方米、安装路灯盏。全局14个林场场区道路全部实现硬化,街道两侧绿化全面完成,实现了针阔搭配、乔灌结合、错落有致的绿化景观,真正建成了庭院、居民区、街道、公共绿地、防护绿地五位一体的优美家园,三年生态建设攻坚战圆满收官。
如今,行走在苍劲辽阔的林海雪原,溪水澄净、森林茂密、巍峨壮观,幸福、美丽的林区生活正快速充实到林区的每一个角落。
年,海林局将继续打造生态林场建设“升级版”,在美丽林场建设上既要求颜值也要重内涵,不仅注重物质空间布局与设计,更注重自然环境与本土文化的融合,传承红色经典、挖掘民俗风情、彰显文化元素、以文化引领旅游风尚,不断丰富和提升美丽林场的内涵和品质,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扩大林海雪原影响力,让美丽的林海雪原更具魅力。
(图片提供:孙恺)
编辑:关勇
审核:海英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