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海林市新闻
海林市地理
海林市经济
海林市特产
海林市环境
海林市历史

2021辽宁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发布

白癜风病有什么偏方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199.html

大风、沙尘、暴雨、

冰雹、暴雪、寒潮……

这些天气事件

都曾融入到我们年的生活中

天气,对于人们来说并不仅是几个简单的数字,或是晴、雨、风、电等简单的字眼,而是实实在在介入我们的生活,与大家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例如,洪涝灾害会导致果蔬减产,进而影响我们的“菜篮子”;重度雾霾,会严重影响交通出行和我们的身体健康;台风、暴雪,亦或造成学校停课、工厂停工……

那么,在刚刚过去的年

辽宁曾发生过哪些现象级的天气气候事件呢?

今天,由辽宁省气象局和辽宁日报

联合推出《,辽宁十大天气事件》

这些事件中

哪些曾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你亲历的哪件天气气候事件

又有别样故事呢?

1.

汛期17轮强降水历史最长

我省今年汛期从6月1日持续至10月10日,长达天。全省平均降水量.6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4成,为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鞍山、锦州和阜新地区汛期降水量为年以来历史最多。全省共出现17轮强降水,其中区域性暴雨过程9次。“6.27”“9.20”“10.3”为年内最强的3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过程最大降水量分别达.3毫米、.5毫米和.0毫米,多站日降水量破历史极值。岫岩、北镇汛期降水量分别为.7毫米和.7毫米,均为常年降水量的2倍,突破历史极值。受强降水持续影响,我省多地水库超汛限,多次紧急避险转移人口。

2.

6月东北冷涡异常活跃降水量历史最多

6月,东北冷涡异常活跃,影响我省时间长达22天,比常年偏多9天。6月全省平均降水量.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9成,为年以来历史最多。有16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月降水量为年以来历史最多,北镇(.2毫米)、庄河(.6毫米)、长兴岛(46.1毫米)、丹东(.8毫米)4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日降水量刷新历史极值;大连庄河太平岭乡1小时降水量、3小时最大降水量分别为83.4毫米、.0毫米,均刷新有区域自动站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极值。强降水造成北镇、庄河、黑山等地农作物受灾。

3.

盛夏台风“烟花”北上滞留影响时间长

7月29日至8月2日,台风“烟花”北上影响我省,影响时间长达80个小时,是继年台风“利奇马”之后影响我省时间最长的台风。中西部和东南部地区出现暴雨,最大降水量.5毫米,出现在北镇;最大小时降水量达71.8毫米,出现在辽阳太子河区东宁卫乡。沿海地区40个气象站出现8级以上瞬时大风,最大瞬时风力达10级(24.6米/秒),出现在喀左县。台风造成朝阳地区不同程度农业受灾,紧急避险转移人口,农村道路损毁,雷击造成变压器损毁。

4.

“10.3”强风雹和大暴雨近10年同期最强

受东北冷涡影响,10月2日至4日,我省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强风雹和大暴雨天气。全省平均降水量43.5毫米,最大降水量.0毫米出现在本溪桓仁县枫林谷景区,均突破年以来10月份历史极值。最大小时降雨量79.0毫米出现在营口老边区边城镇;最大瞬时风力13级(37.1米/秒),出现在营口大石桥市周家镇;大连、鞍山、本溪、丹东、营口、铁岭、葫芦岛地区局部出现冰雹;全省共监测到闪电个。此次过程雷电范围广、瞬时风力强、雨强大、多地出现冰雹,为近10年以来同期最强的对流天气。强风雨造成鞍山、本溪等地农作物受灾,房屋、基础设施损毁。

5.

“11.7”历史罕见特大暴雪造成严重影响

受东北冷涡及地面气旋强烈发展影响,11月7日至9日,我省出现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雪、雨雪冰冻、寒潮、大风天气。全省62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平均降水量41.1毫米,有39个气象站出现特大暴雪,最大降雪量、最大小时降雪量、最大积雪深度均出现在鞍山站,分别为80.3毫米、10.6毫米和53厘米。雨雪过程伴有11级瞬时大风、16℃以上的强降温和冰冻。沈阳、鞍山、本溪、锦州、营口、阜新、辽阳、朝阳、盘锦、葫芦岛10个地区的25个站积雪深度超过年“3.04”暴雪过程,突破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极值。强降雪造成高速公路和道路封闭、列车晚点或停运、机场临时关闭;农业大棚因积雪损毁;省内多地中小学停课;冻雨天气还导致交通事故,给道路交通带来影响。

6.

秋季降水历史最多出现少见“埋汰秋”

秋季(9月至11月),全省平均降水量为.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8倍,为年以来历史最多。9月和10月降水量为.6毫米和95.0毫米,分别比常年同期偏多1.7倍和1.8倍,均为历史最多;11月降水量49.3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2倍,为历史同期第二多。降水持续偏多造成农田渍涝、果树落果、作物倒伏,严重湿涝导致出现近年少见的“埋汰秋”,增加了大田作物收获难度。

7.

初春遭遇近10年范围最广沙尘天气

3月,我省出现2次大范围沙尘天气,影响范围为近10来最广。3月14日至15日,全省62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中,共有19个站出现沙尘,覆盖范围达31%,朝阳地区PM10峰值浓度达微克/立方米;3月27日至28日,共有43个站出现沙尘天气,覆盖范围达69%,朝阳地区连续3小时PM10峰值浓度达到微克/立方米。沙尘天气造成大部地区能见度低至5~10公里,对空气质量及交通运输造成不利影响。

8.

辽西地区降水量最多破记录

辽西地区年降水量.9毫米,比常年偏多6成;年降水日数87天,比常年偏多22天,均为年以来历史最多。锦州、阜新和葫芦岛地区年降水量分别为.5毫米、.3毫米和.1毫米,均为历史最多。北镇、锦州、彰武、兴城和葫芦岛5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年降水量历史第一。其中北镇年降水量达.4毫米,为常年降水量的2.1倍。强降水造成农作物受灾、人员转移。今年丰沛的降水,有利于辽西地区水资源增加和生态恢复。

9.

3月气温创有观测记录以来最高

3月,全省平均气温4.5℃,比常年同期偏高3.0℃,为年以来历史最高。3月中下旬,全省平均气温6.7℃,比常年同期偏高3.9℃,为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高。初春气温快速回升,冻土化通加快,土壤墒情为近5年同期最好,利于早春作物的播种。

10.

年末冷暖极端转换

12月,全省平均气温-4.6℃,比常年同期偏高2.0℃,为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上中旬全省平均气温-1.6℃,比常年同期偏高4.2℃,为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高。沈阳、大连等10个地区最高气温达到10℃以上。下旬受强冷空气影响,气温持续偏低,沈阳、鞍山、抚顺、本溪、丹东、阜新、辽阳和铁岭地区日最低气温降至-20℃以下。冷暖极端转换对人体健康、设施农业及能源供应有一定的影响。

来源:辽宁日报·北国客户端

通讯员:马东雷、周晓宇、孙晓巍记者:胡海林编辑:刘爽责编:方亮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linzx.com/hlsdl/14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