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贝拉米·福斯特(JohnBellamyFoster)是俄勒冈大学社会学教授,美国《每月评论》期刊的主编,著名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家。其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学和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问题,代表作有《垄断资本主义理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概论》()、《不尽的危机:垄断金融资本如何导致从美国到中国的滞涨和剧变》()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福斯特的主要研究方向由早期的资本主义经济问题逐渐转向资本主义生态危机问题,代表作有《脆弱的星球:环境的经济简史》()、《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生态革命:与地球和平相处》()等。可以说,福斯特从对资本主义经济问题的研究到对资本主义所造成的诸多社会和生态问题的批判的转变,是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生态问题的紧密结合。福斯特深入挖掘生态危机的根源,系统地揭露了“生态问题的症结在于: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文明程度已经到达了终点”,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反生态倾向,进而提出解决生态问题的出路在于建立一种有机的、可持续的社会—生态关系。
一、财富的积累:资本主义的经济目的资本主义是一种适于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而不需要考虑任何成本或代价的不受约束的世界秩序。福斯特认为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制度是失败的,但这种失败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走到了尽头,而是指作为全球主导经济和社会秩序的资本主义在理论和现实之间存在着愈来愈多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从马克思《资本论》中原始积累以及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的原理出发,提出资本积累的动力是市场机制的核心。马克思认为,资本家手中掌握的资本和劳动力是资本主义无止境生产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又是攫取剩余价值的前提条件,资本的积累则依靠剩余价值的攫取,“整个运动好像是在一个恶性循环中兜圈子”。资本主义简单的商品生产和交换过程是C-M-C,公式的起点和终点均是带有使用价值的商品,货币在此只是交换过程的媒介。但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普遍化前提下,资本主义并不满足于简单的生产和交换过程,便采取了M-C-M′的形式,货币资本M转化为商品C,在此过程中投资使用劳动、原材料和技术等导致货币增值,商品可以换回更多货币,即M′=M+Δm(Δm代表剩余价值)。但资本的本质在于运动,资本家为维持自己的财富在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会不断地进行投资和再生产,M′会变成M′′……资本积累在某种角度上属于自我推进和扩张的过程,某一阶段积累的剩余价值会成为下一阶段的投资成本,在这个循环往复过程中,任何一部分的中断都会引发危机。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资本主义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福斯特将这段时期的变化总结为三个相关联的特点:金融化、新自由主义以及全球化。与其他专家学者不同的是,他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