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海林市新闻
海林市地理
海林市经济
海林市特产
海林市环境
海林市历史

教师日记条条框框ldquo变形记r

缘起

疫情居家三个月后,孩子们终于迎来了返园的日子。除了见到思念已久的老师和伙伴,孩子们还发现幼儿园门口发生了神奇的变化。“为什么幼儿园外面会有那么多红红绿绿的条条框框呀?”这个问题就像是遇到水的种子,迅速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好奇心驱使着他们想要找到问题的答案。于是,一场关于条条框框的探索之旅正式开始了。

—01—

条条框框之寻根问底

※掀开面纱,认识全貌

红红绿绿的条条框框,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成为孩子们话题的焦点。班级随即开展了“条条框框我知道”的讨论活动。

俊宇:条条框框有两种颜色,有红色和绿色。

依澄:绿色的线上面有脚印和箭头,红色的线上面只有脚印,红色框的线上面什么都没有。

卓佳:我们是踩着绿色线上的脚印和箭头进幼儿园的。

熙雯:我妈妈每天都会看着我进幼儿园,她也要踩在红色线的脚印上,家长都是这样的。

嘉睿:我来早了,还没到时间,我和其他小朋友就站在红色的框框里排队等老师。

新泽:有了这些条条框框,我们就知道怎么进幼儿园了。

浚哲:我们是从1号门进来幼儿园的,中二班是从2号门进幼儿园的。

老师:是的,我们幼儿园门口的条条框框分为三个区域,包括绿色的幼儿行进入园区,红色的家长等待区,红色的幼儿家长缓冲区。

在你来我往的交流中,孩子们对条条框框的全貌了然于心。

※各抒己见,猜测原因

虽然孩子们对条条框框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条条框框的存在仍有诸多疑问。于是,孩子们开启了新的“头脑风暴”。

问题1:为什么要设条条框框?

问题二:如果没有条条框框会发生什么事情?

问题三:在条条框框里应该怎么做?

※采访园长,揭晓谜底

孩子们的猜想是对的吗?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同时获得更多不一样的想法。孩子们决定派出两位小代表,出发前往园长室,询问秦园长幼儿园设置条条框框的真实原因。

在与秦园长的亲切交流中,孩子们的猜想得到了肯定。条条框框框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守护大家的生命安全。全班孩子一起观看采访视频,解开心中的疑惑,理出心中的想法。

※记录变化,创意设计

开学后不久,恰逢幼儿园门口左侧修路,门口的条条框框随之改变。孩子们觉得很神奇,便与伙伴们讨论起来。

书摇:为什么条条框框变得不一样了?

一涵:因为我们幼儿园门口在修路啊。

宸熙:以前是两边都有条条框框,现在只有右边有。

蕙馨:所以所有小朋友都是从右边进幼儿园的。

依澄:条条框框好厉害,像魔法师一样,可以变过来变过去。

渌恒:园长说以后右边的路也要修,那条条框框又要改变位置了。

梓芸:它好厉害,那我要把它画下来。

宸熙:我也要画下来。

渌恒:那我来设计新的条条框框。

通过讨论、访谈、动手设计多种方式,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了条条框框存在的重要意义。

—02—

条条框框之奇思妙想

随着孩子们对条条框框的深入了解,孩子的目光由园外望向园内。一个孩子从门口进入幼儿园后,看着地面发出疑问,为什么幼儿园里面没有条条框框?幼儿园内需要条条框框吗?有的孩子认为需要,有的认为不需要。就此问题,双方展开辩论。

辩论之后,双方达成一致,决定自己来设计幼儿园内的条条框框。

※深思熟虑,选定场所

孩子们回忆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思考着哪里需要设置条条框框。

“我们经常要上下楼梯,在这里,很多小朋友会挤在一起,没有保持一米距离。”(颢洋)

“在楼梯设条条框框,小朋友们就知道上下楼梯要靠右行了。”(钰怡)

“走廊这里比较长,但小朋友们喜欢聚在一起聊天,这样病毒容易传染给别人。”(渌恒)

“我们每天都会在走廊排队,人很多,应该保持一米距离。”(吉恺)

“做核酸时,扫了码的小朋友有排队,但没有扫码的小朋友没有拉开距离排队。”(杰昇)

“设了条条框框,小朋友们站得远,就不会和后面的小朋友聊天了。”(可心)

经过一番讨论和投票,孩子们确定了三个场地。(中三班旁的楼梯、连接中三班和楼梯的走廊、一楼做核酸的走廊)

※组建队伍,不谋而合

选择同一场所的孩子组成一组,并为自己的小组命名。(楼梯组、走廊组和核酸组)

※集思广益,奇思妙想

确定了场所,各小组开始设计路线。在你来我往的交流中,饱含创意的设计方案初见雏形。

楼梯组:

宸熙:上下楼梯由两队变成一队,所以要设两条线,上下楼梯各一条线。

夕然:向上的用红色,向下的用橙色。

卓佳:还可以贴个箭头,上楼梯的线贴往上的箭头,下楼梯的线贴向下的。

应乾:两个台阶贴一个脚印,这样就可以保持一米距离。

浚哲:大家在还没有上下楼梯之前,排队时也记得保持一米距离。

走廊组:

渌恒:上完楼梯,一队要分成两队,男孩一队,女孩一队。

科丞:那我们可以在地上贴线,男孩一条线,女孩一条线。

俊宇:还得在线上贴点,保持一米距离。

渌恒:走廊和楼梯是连在一起的,我们可以和楼梯组用同样的颜色。

书瑶:还可以画箭头,贴在墙上,告诉大家方向。

核酸组:

节昇:做核酸时,我发现没轮到扫码的小朋友都挤在一起,大家应该拉开距离。

俊豪:我发现弟弟妹妹班门前有很多位置,我们可以在那里排队。

子骞:可以在从医生扫码的地方开始贴线,绕过柱子贴到弟弟妹妹班门前。

海林:可以贴绿色的线,测核酸踩的线一样颜色,然后间隔一米贴上点点。

新泽:测完的人也要踩点离开,所以在测核酸的后面也要贴线和点点。

※妙笔生花,“纸上谈兵”

小组讨论后,队员们负责将小组讨论的想法画在场地图中。

※实施计划,身体力行

终于,孩子们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际,亲自动手,共筑保护大家的安全防线。

楼梯组

走廊组

核酸组

—03—

条条框框到点点滴滴

疫情返园后,条条框框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条条框框的出现总是伴随着点点滴滴。点点、脚印等于他们而言是距离之点、安全之点。如何在班上保持距离,是老师和孩子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然而固定的班级空间,让微小的点点滴滴成为班级主人公们设计班级的首选。

※由线至点,持续探究

对于班上哪里需要设点点滴滴,孩子们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玥潼:我觉得厕所旁的走廊要设点点,小朋友们一起在这里放书包、脱鞋子、放鞋子,经常会挤在一起。有了点点后,小朋友就不会挤在一起。

子越:我觉得男孩子的厕所要设脚印,因为去上厕所的时候,我经常感觉有人在挤我。

钰怡:女孩子的厕所也要,虽然女孩子比较少,但地方比较小。

书瑶:我觉得女孩子饮水机的地上要设点点和箭头,这样大家就能踩点排队接水。

夕然:我觉得餐车前面和美劳区要设点点和箭头,来拿食物的人容易和拿了食物准备回去的人撞在一起。有了点点,大家就不会挤在一起。有了箭头,拿了事物的人就会从美劳区离开。

当场设计

设计成果

※动手制作,身体力行

孩子们将自己制作的点点、脚印和箭头,贴到他们认为需要保持距离的地方。

连接内外室的走廊

女生饮水机处

厕所

取餐处

※火眼金睛,消灭病毒

高频使用的场所必然伴随着高频使用的物品出现,及时消毒也是防止病毒传播的重要手段。为了让孩子们认识消毒的重要性,老师组织孩子们在班级寻找高频使用的物品,记录使用次数,思考消毒方法。

为了让孩子们学习正确的消毒方法,我们邀请了专业的医护人员——云若桐小朋友的妈妈,为大家介绍班级物品该如何消毒。

※家园联系,送爱回家

离开幼儿园后,孩子们把防疫安全的点点滴滴装进心中,带回了家里,传递给了家人。与家人一起设置独一无二的点点滴滴,守护家人的安全。

“排队上厕所,也要保持一米距离哟。”——林颢洋

“进入我的房间,请踩脚印,我是病毒防疫小卫士。”——罗跃宇

“走廊通向每个房间,是最多人经过的地方,

需要设置脚印。”——林书瑶

“门口设置等候区,请客人在等待开门的过程中

耐心等待,保持距离。”——罗夕然

“大厅里,人很多,虽然我们是家人,

但还是要踩脚印保持好距离。”——罗一涵

“和哥哥一起刷牙时,我觉得有点挤,所以我设计了两条路线,我站在黄点上,比较容易拿牙刷和毛巾,哥哥站在绿点上,我们站远一点就不会挤了。”——吴玥潼

虽然条条框框的样子千变万化,但是它保护大家安全的意义却不变。简单的条条框框,细小的点点滴滴,共同勾勒出孩子们心中的防疫安全线。让孩子们懂得保护自己,保护他人。疫情给孩子们带来的不只有困扰,更多的是对于敬畏自然,珍惜生命的思考。通过这次疫情,希望神奇的条条框框和点点滴滴不仅存在于地面,还要刻在每个人的心里。守住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安全距离。

-End-

编者注:本文所有图片未经同意,一律禁止他用。

文|梁梓丹(集团五幼)

图|梁梓丹、洪芳芳(集团五幼)

编辑|陈静珊

审核|凌晓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ilinzx.com/hlsls/13768.html